岳麓書院,
  自北宋開寶九年(976年)創辦以來,文脈不絕。1012年,周式出任山長(古代稱書院院長為“山長”),辦學成績卓著,使其聞名天下。他拒絕了國子監主簿的官職,堅持回岳麓書院執教,宋真宗為其精神感動,特賜“岳麓書院”匾額,至今仍懸掛在書院正門。
  近代以來,岳麓書院在1903年至1926年之間的20多年裡,發生了“岳麓書院———湖南高等學堂———湖南高等師範學校———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-湖南大學”的更替,完成了從古代書院到現代大學的變革。然而,在“文革”期間,岳麓書院只剩殘垣斷壁,幾成廢墟。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,湖南大學對其著手修複。岳麓書院院長朱漢民自1995年主持院務至今,恢復了岳麓書院的教學和學術研究功能,作為湖南大學的一部分,岳麓書院現在擁有從學士、碩士到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,並建立博士後流動站。
  岳麓書院千年以來,都是新興思潮的重地。兩宋時期,朱熹兩次到書院講學,湖湘學派也於此時形成。明中葉,王陽明的心學思潮在書院大盛,倡導“知行合一”。近代以來,書院學生魏源提出“師夷之長技以制夷”;而曾國藩、左宗棠等人,則一生都在實踐著“師夷長技”。新文化運動以後,湖南更涌現出毛澤東、蔡和森等一批重要的馬克思主義者……成都商報記者查閱文獻資料,為您梳理出岳麓書院千年以來,在重要的歷史關頭出現的聖賢豪傑和他們對中國的思考。
  →
  一副對聯
  惟楚有材,於斯為盛
  在書院門口,有一副很著名的對聯———“惟楚有材,於斯為盛”。清嘉慶年間,袁名曜出任岳麓書院院長,撰題正門對聯時,袁以“惟楚有材”讓學生應對。這時,貢生張中階應聲而答:“於斯為盛。”上聯典出《左傳》,下聯典出《論語》。名聯由此而成,意為“楚地真是出人才,岳麓書院更是人才濟濟”。
  →
  一塊牌匾
  實事求是
  在書院講堂,保存著眾多反映書院文化內涵的文物古跡。這塊“實事求是”牌匾是民國湖南公立工業高等專門學校(湖南大學前身)校長賓步程所撰。院長朱漢民說,“實事求是”是中央黨校的校訓,這句話最早出現於《漢書·河間獻王劉德傳》,東漢史學家班固用“修學好古,實事求是”來評價劉德的治學精神。
  壹
  王夫之
  明崇禎年間入學
  為經世致用思想埋伏筆
  湖湘文化的精神源頭,與黑格爾並稱東西方哲學雙子星座,與黃宗羲、顧炎武並稱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。
  據人民網介紹,明崇禎年間,王夫之求學岳麓書院,師從吳道行,崇禎十一年肄業。在校期間,吳道行教以湖湘家學,傳授朱張之道,較早地影響了王夫之的思想,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學統中的濟世救民的基本脈絡。
  王夫之一生主張經世致用的思想,堅決反對程朱理學。他的思想對後世產生過很大影響。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譚嗣同等皆深受他的思想影響。
  貳
  魏源
  19歲到書院求學
  後提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
  清代啟蒙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學家,近代中國“睜眼看世界”的先行者之一。
  魏源積極要求清政府進行改革,在鴉片戰爭前後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、漕運、鹽政的方案和措施,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於“國計民生”。他既堅決反抗侵略,又重視瞭解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。他提出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,在當時產生了重大影響。
  據魏源故居的“魏源生平事跡展講解詞”中提及,1812年,為準備參加拔貢考試,魏源十九歲時從邵陽家鄉來到岳麓書院求學,開始受到湖湘學派“經世致用”學風的熏陶和深刻影響。魏源品學兼優,深受書院院長袁名矅、湖南學政湯金釗的喜愛和賞識。又據李柏榮《魏默深師友記》一書介紹,當時的兩江總督陶澍、雲貴總督賀長齡對魏源影響極大,魏源的改革抱負和許多主張是通過他們而付諸實現的———此二人皆為岳麓書院的學子,也可視作是岳麓之風對魏源的一種影響。
  叄
  曾國藩
  24歲進書院就讀
  詩文突出獲推薦參加“大比”
  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。晚清“中興四大名臣”之一,官至兩江總督、直隸總督、武英殿大學士,封一等毅勇侯。
  據《長沙晚報》報道,曾國藩23歲那年考取秀才,第二年就進入岳麓書院就讀。恰好趕上當年“大比”,他因詩文突出獲得推薦,參加八月的本省鄉試,首試即考中第36名舉人,於是在當年十一月入京參加進士考試。
  曾國藩對清王朝的政治、軍事、文化、經濟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在李鼎芳所著《曾國藩及其幕府人物》中這樣評價:曾國藩的留學計劃成功地培養了一批卓越的人才,推進了中國早期現代化建設。
  肆
  左宗棠
  少年時屢試不第
  進書院7次考試得第一
  洋務派首領。官至東閣大學士、軍機大臣,封二等恪靖侯。
  左宗棠少年時屢試不第,後轉而留年就讀於長沙岳麓書院,遍讀群書,鑽研兵法。後來成為清朝後期著名大臣。據《長沙晚報》報道,左宗棠在20歲時就讀於岳麓書院內所設的湘水校經堂,成績優秀,七次考試都得第一,當時左宗棠父親已過世,左宗棠“賴書院膏火之資以佐食。”
  據《北京日報》報道,王震上將曾這樣評價左:“左宗棠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歷史情況下,立排投降派的非議,毅然率部西征,收復新疆,左公的愛國主義精神,是值得我們後人發揚的。”
  伍
  程潛
  在書院與同學議國事
  知道了“戊戌政變”真相
  曾為國民黨高級將軍,於1949年8月在長沙宣佈起義。新中國成立後,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,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、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。
  據《毛澤東矚目的著名將帥》一書中《程潛小傳》一文描述:在岳麓書院學習期間,程潛常與同學議論國事。此時的程潛認識了一位留心時事的學者曹毅亭,知道了“戊戌政變”的真相以及發生政變的原因。面對腐敗無能的清政府,程潛憤怒萬分,意欲尋求真正的救國救民之路。1903年,程潛投考了湖南武備學堂並以名列第一的成績被湖南武備學堂錄取,從此開始了他的救國夢想。
  據《湘城文史叢談》記載,1945年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,期間曾拜訪程潛敘舊,並主張其在國大選舉中競選副主席,1948年,程潛參加競選失敗,但被任命為長沙綏署主任,總制湘贛。1949年8月4日,程潛與陳明仁發表起義通電,第二天,解放軍進入長沙市區,長沙和平起義勝利。
  陸
  毛澤東
  “實事求是”
  從岳麓書院到中央黨校
  據中央黨校網引用新華網報道《岳麓書院與“實事求是”匾額的啟示》一文,岳麓書院的講堂檐前懸有“實事求是”匾,為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,1917年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辦學,扁懸掛於此。文章引用《毛澤東傳(1893~1949年)》的記載說,岳麓書院重視經世致用的湘學士風,表現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實事求是。1916年到1919年,青年毛澤東曾經寓居岳麓書院半學齋,常在岳麓書院與他的同伴們“指點江山,激昂文字”,岳麓書院“實事求是”的校訓也深深刻在毛澤東心中。後來,毛澤東曾幾次為中央黨校題寫“實事求是”的校訓。成都商報首席記者 潘媛
  綜合中國青年報等  (原標題:千年岳麓書院留下他們對中國的思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befhdwfkyf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